此书初属稿时,曾承刘海粟大师赐诗赐画,朱屺瞻老人还曾为作《黄叶村著书图》长卷,吾师王瑗仲先生为题引首,老友杨廷福亦曾赞预其事,美国加州侯北人先生还曾为作《瓜饭楼校红图》。今除侯北人先生仍侨居美洲,望洋相忆外,其馀诸公均已溘然逝去,面对陈稿,往事如烟,不胜人琴之叹!
北京国际《红楼梦》研讨会期间,美国老友周策纵翁示我以大诗《曹红》,“为’97北京国际《红楼梦》研讨会作”,诗云:
平生最眼蒙庄达,却为曹红每怆神。
乐极早知悲愈甚,情深翻窘意难真。
东风负尽芙蓉约,北国追迷木石因。
胜会于今过五度,秋声谁共吊荒磷。
诗后自注云:“痛平生所知红学家胡适之、俞平伯、顿颉则、吴恩裕、吴世昌、王昆仑、吴组缃、张毕来、高阳、端木蕻良、宋淇诸公之不可再得也。”诗意苍凉,令人百感交集。注中所举,除胡适之先生予末能及外,其谈诸公,皆曾相接,数年前高阳先生来京,曾先请约晤。诵周公诗,予即敬步其原韵云:
百百年一会红楼梦,回首怆桑倍怆神。
乔木世家无剩迹,荒冢短碣存遗真。
奇文四海争研析,怪事九京出原因。
愿与诸公勤著述,一篇聊以慰秋磷。
“荒冢短碣”,指通县张家湾出土之曹雪芹墓石。会间,宋谋兄亦有步韵误之作,诗云:
旧新两赋红楼梦,笔走龙蛇气倍神。
珠玉光怀蒙叟乐,烟云满线义山真。
人生聚殿原无定,世事游浮自有因。
故国风光今胜昔,凭栏酹酒慰飞碎。
与此同时,我尚有赠辽阳傅克城兄诗,诗云:
一梦红楼二百春。重业已是隔年人。
感君意气浓于酒,一片高情比紫金。
缘克诚兄两度支持红学会议,故有此作也。会前美国威州赵冈兄原定与会,临时有事未能成行,加拿大叶嘉莹教授则先有他约,亦未能来,澳洲柳存仁先生亦因故未能与会,殊系人思耳!
犹记参加哈尔滨海峡两岸《红楼梦》研讨会,予亦有感怀之作,诗云:
江城三度话红楼。满眼青山未白头。
雪地冰灯新境界,烹鸡炙鹿旧嬉游。
宏论四海佳宾集,妙义千层细细求。
但教微茫能所见,何妨名列第九流。
此诗第二句指哈尔滨一冬未雪,冰灯所用雪都是从别处运来的,末句言予志在求红楼精义,不在名位也。
此书重校重排时,多得陈瑞虎厂长、姚舞雁先生之助,海上王运天兄特为刻“瓜饭楼校红印记”一巨章,宿州王少石兄则为刻“痴人说梦”巨印,盛情至可感也。
特别是1984年冬,予偕李侃、周汝昌两先生赴前列宁格勒鉴定俄藏《石头记》抄本,签订两国合作出书协议。归国后,李一氓老特赐诗为贺,诗云:
泪墨淋漓假亦真。红楼梦觅过来人。
瓦灯残醉传双玉,鼓木呈新钞叫九城。
价重一时倾域外,冰封万里识家门。
老夫无意评脂砚,先告西山黄叶村。
予敬步李老原玉云:
世事从来假变真。大千俱是梦中人。
一灯为豆抛江泪,百口飘零系紫城。
宝玉通灵归故国,奇书不胫出都门。
小生也是多情者,白洒三杯吊旧村。
此列宁格勒藏本《石头记》后亦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,今李老亦已作古,回首往事,可胜浩叹!
稍忆校红琐事,则往事如梦如烟,纷至沓来,信笔书之,不觉盈稿矣。聊以短笺,永忆故人也。